毛主席三次推荐罗荣桓,有人反对,主席说:他比大多数人都强
(聊聊毛主席和十大元帅里的罗荣桓)
1963年12月16日,伟大的罗荣桓元帅永远离开了我们,当时他只有61岁。
没过几天,毛主席怀着沉重的心情,创作了那首广为人知的《七律·悼念罗荣桓同志》。
记得那时候跑得快如飞,在红军队伍里常常不在一起。
长征并非难熬的日子,攻克锦州才是大难关。
小雀总爱嘲笑大鹏鸟,小鸡却常取笑老鹰不行。
你现在离开了我们真可惜,国家遇到难题该问谁呢?
在十大元帅里,毛主席最先认识的是罗荣桓。早在毛主席带领秋收起义那会儿,罗荣桓就已经加入了,后来他还跟着毛主席一起上了井冈山。毛主席常说,罗荣桓是和他一辈子并肩作战的伙伴。
1929年12月,古田会议这个重要大会举行了,会上有个重要事情,就是要选一个二纵的党代表。候选人有好几位,当轮到毛主席发言时,他直接说:“我这儿没啥多人选,就推荐罗荣桓一个。”
有人问为啥选罗荣桓?毛主席答道:“因为他实实在在,做事靠谱!不过,实在不代表他没底线,荣桓同志的底线,我觉得比好多人都坚定!”接着,毛主席又感慨:“像罗荣桓这样的人才,咋现在才发现呢?要是早点找到,对革命不是更有帮助吗?”
说起我军的历史,红四军那可是相当了不起。它的第一任头儿,就是大家熟知的朱老总和毛主席,一个当军长,一个当政委(也就是党代表)。后来军长换成了林彪,那政委谁来干呢?毛主席还是那句话:“要我说,罗荣桓最合适,我暂时想不出比他更好的人选了。”
有人好奇,罗荣桓性格内向,跟林彪能合作愉快吗?毛主席乐呵呵地说:“没问题,肯定行!”
没错,罗荣桓天生就是个能和大家打成一片的人。林彪这人性格倔强得很,但偏偏对罗荣桓十分敬佩,还特别信任他。后来毛主席都感慨道:“谁说林彪难对付?你看罗荣桓在四军时,和林彪不是处得挺好的嘛!”
在罗荣桓看来,毛主席不光是帮助过他的大恩人,更是决定着中国革命命运的重要人物。就算毛主席被王明他们排挤、不受待见,罗荣桓还是坚定地站在毛主席这边,他说:“毛主席提倡的游击战最贴合咱们国家的实际情况,不听毛主席的,准得栽跟头!”
不过,因为这事儿,罗荣桓也被扯进来了,被晾在了一边。之后,毛主席跟别人提起时说:“我害了罗荣桓。每当我遇到不顺,罗荣桓也总是跟着遭殃。”
大家都知道,八路军里的115师,林彪是领头的大将,而罗荣桓呢,他是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头儿。说来有趣,后来罗荣桓差一点儿就接替了林彪,成了115师的新师长。
1938年的时候,林彪受了伤,碰巧政委聂荣臻也不在队伍里,这下子115师该由谁来带领呢?毛主席想了想,说:“罗荣桓这人,政治上靠得住,军事上也有一套,让他来当师长,肯定能把队伍带好,让大家心里都踏实。”
但是,毛主席的这个安排比八路军总部的决定晚了几小时,因为总部已经先一步让陈光临时负责115师了。毛主席觉得这样也不好再变动,所以就决定让罗荣桓来做政委。
1939年3月份,罗荣桓和陈光带着115师到了山东,开始建立山东的抗日基地。没多久,罗荣桓就当上了山东军区的司令和政委,还兼着115师的政委、代理师长,以及山东分局的书记,成了山东那边党政军的领头人。
经过罗荣桓的一番努力,到了1945年10月,山东那边的正规军队人数涨到了27万,地方上的自卫队也超过了50万,还有2700多万的群众支持革命,这块地方成了我们党当时势力最大的一块根据地。
毛主席赞扬道:“有了罗荣桓在山东,整个局势就像被盘活了一样。山东局势活了,全国局势也就跟着活了。山东成功占据了所有重要的战略位置,形成了包围之势。山东对我们来说,是不可或缺、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。无论是北上东北,还是南下长江,都离不开山东的大力支持!”
罗荣桓虽然立下了很多大功,但他从来不抢着说自己的好。1955年要给大家授军衔的时候,罗荣桓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了元帅的候选名单上,心里特别不踏实,他说:“我上前线打仗的次数不多,怎么好意思当元帅呢?给我评个大将就挺知足了。”
这事儿传到了毛主席耳朵里,毛主席干脆利落地拍板说:“别说元帅里得有个管思想工作的,就算没有这个位置,罗荣桓也得当元帅。你们回去传个话,这元帅的头衔,罗荣桓拿定了。”
毛主席心里一直挂念着这位老战友。早在1943年,罗荣桓病得不轻,得赶紧动手术。有人提议,不如送他去医疗水平更高的上海看病,毛主席也点头答应了。但奇怪的是,当罗荣桓一路南下去到苏北后,毛主席又突然让他转回山东。
咋回事儿呢?毛主席讲了,上海眼下被日本人占着,要是罗荣桓的身份不小心让人知道了,那对革命可是个大大的不利啊!
北平城解放以后,毛主席特地派人到天津探望生病的罗荣桓,还捎给他一句话:“既然来了就安心养病吧,往后那些会议你就少出席些,多腾出点时间专心养身体。”
新中国成立后,罗荣桓因为太过劳累,身体垮了,结果在1963年12月16日永远离开了我们,当时他才61岁。
当这个消息被告诉给毛主席后,他沉默了好久,脸上露出了难过的神情。
那天的晚上开会时,毛主席站起身,朝着大家讲道:“现在,我提个建议,咱们一起为罗荣桓同志静默三分钟,来缅怀他。”
12月19日,罗荣桓的告别仪式上,毛主席亲自到场,他走到罗荣桓的遗体前,满怀敬意地连续鞠了三个躬。
之后,毛主席这样评价罗荣桓:“他是个大写的人,简单来说就是:不图私利,不霸道,抓关键,敢提拔人才,拿得起,想得透,有远见,做事有头有尾,拿得起放得下。和我共事这么多年,也就罗荣桓能做到这样。”
除了罗荣桓,没有谁能获得毛主席这么高的赞扬。
附上:关于毛主席和十大元帅的那些事儿,已经发布的文章汇总——
战争年代,有传言说朱老总已经不在了,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后,连吃饭喝茶的心思都没有了。
在十大元帅里,徐向前是最后才和毛主席见面的,他开玩笑说:“我足足找了您八年呢。”
毛主席非常赞赏刘伯承,称赞他为我们的榜样,大家都该向他看齐。
毛主席如何评价叶剑英的重要性?他满怀感激地说:叶剑英救过我的命。
抗战那会儿,贺老总由衷地赞叹道:我就服毛主席,他才是真正的统帅呢。
想要知道更多开国将帅的精彩故事,不妨去历史客栈的专栏瞧一瞧,那里有100篇讲述开国将帅的传奇篇章等着你。
下一篇:没有了